冯敏老师公开课
4月8日,山东师大化学院化学教学论教研室与山东师大附中化学教研组在附中联合举办“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微项目教学研讨活动。出席活动的有山东师大化学院化学教学论教研室毕华林教授、亓英丽副教授、贾梦英副教授、姜言霞副教授、卢姗姗副教授及26位化学学科教学研究生,山东师大附中党委书记孟宪喆、副校长刘从军、校本部执行校长助理刘明晖、党政办公室主任杨平、校本部高一年级组长李现国和化学教研组教师。研讨活动由杨平主持。
研讨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附中化学组教师冯敏执教微项目研讨课;第二个环节为说课、评课、研讨。
冯敏研讨课的课题为《微项目:车用燃料的选择与优化》。冯老师通过四大研讨活动,驱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调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对微项目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整节课很好地展示出了化学组集体教研的力量,体现出了化学组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以及微项目教学的深度理解,展现了化学组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冯敏针对所开设的研讨课分析了教学设计思路和设计意图,她表示,微项目小而精,注重真问题、真情境,微项目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绝佳途径,对学生的要求高,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学生代表2020级 班谈了自己的听课感受: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学过的知识会用了,不再害怕做复杂的化学情境题了。虽然短短几句话,但体现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以及课堂对她思维方式的转变。附中化学教师刘晓华、刘明晖、荣林、杨平,师大亓英丽副教授分别对研讨课进行了点评。
毕华林教授对附中化学微项目教学进行了精辟点评和深入指导。他指出,本节研讨课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维度集中体现了四个维度,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学生上完这节课觉得有用、有价值,学生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学会了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微项目教学的最大价值。毕教授从微项目教学实施程度、微项目教学的目的、微项目教学存在的挑战等角度对附中化学教师进行了微项目教学的深入指导。
孟宪喆、刘从军进行了总结讲话,感谢山东师大化学院化学教学论教研室毕华林教授专家团队对附中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强调,附中化学教研组既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充分利用山东师大化学院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双向交流,深入教研,提升技能,促进发展,期盼师大专家团队能与附中形成教学联合体,对附中进行经常性的指导帮助;附中作为师大重要的师训基地,也将积极为师大提供充足的师训资源。
本次教研活动为山东师大附中化学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教研系列活动之一。
撰稿:苏少娣 部门审核:刘晓华 摄影:贾文雨 终审:杨平 网络编辑:杨华
探究学习
毕华林教授听课
山师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在第二现场听课
教学研讨
学生谈听课感受
冯敏谈课堂设计
刘晓华评课
刘明晖评课
荣林评课
杨平评课
亓英丽评课
毕华林教授评课
刘从军副校长讲话
孟宪喆书记讲话
教学研讨会现场
济南市历下区山师北街3号
电话:0531-86187151
邮编:250014
传真:0531-86982014
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幸福柳路1066号
电话:0531-81921555
邮编:250100
Add: No. 3 North Shanshi Street, Lixia District, Jinan
Tel: +86-531-86187151
P.C.: 250014
Fax: +86-531-86982014
Add: No. 1066 Xingfuliu Road, Wangsheren Subdistrict,Licheng District,Jinan
Tel: +86-531-81921555
P. C.: 25010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