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新闻动态
王玉璋荣获 “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
日期:2013-12-18
阅读量:


\

12月14日,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案例推选活动颁奖暨中国教育创新论坛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教育部政法司司长孙霄兵,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主任田慧生等领导出席颁奖活动。山东师大附中校长王玉璋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

第三届教育改革创新案例推选活动以“教育奠基中国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弘扬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展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时代风采,激发教育战线的改革创新活力,树立教育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发掘、宣传可资借鉴的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经验,推动教育规划纲要全民贯彻落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推选对象为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大中小学校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组织实施的教育改革创新案例。本届从全国各地申报的1028个案例中最终推选出了130个获奖案例,其中湖北省教育厅等20个集体获得集体特别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0个集体获得集体优秀奖,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20人获得杰出校长奖,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等30人获得优秀校长奖,江美华等10人获得先锋教师奖,于永东等20人获得优秀教师奖,山东省潍坊市政府等2个地方政府获得特别贡献奖。

因山东师大附中“现代学校制度和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成果显著,经山东省教育厅遴选、推荐,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案例推选活动评委会初选、公示,山东师大附中校长王玉璋最终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这也是在本届评选中山东省唯一获得此荣誉的高中学校校长。

两年多来,山东师大附中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改进学校,建设“具有大学附中特色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优质高中”,从而为学校开辟了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创新实践主要沿两个路径实施:一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制定或完善了《学校章程》、《教代会制度实施细则》等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四个分册328项。二是推进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具有大学教育风范的学校文化:开设“附中讲坛”,搭建交流平台,将中学与大学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活跃学术氛围;推进“全员导师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能够指导其全面发展的导师;邀请“百名教授进附中”,通过大学教授的学术讲座和教科研指导增厚附中文化底蕴,提升教学教研水平;倡导“科研兴校”,与高校合作促进更高水平上的专业发展,作研究型教师;组建“学生社团”,中学生社团活动与大学生社团对接,大手牵小手,满足兴趣,发挥特长,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建设“名师工程”;开办“家长学校”。通过两年多的创新实践,两项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首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理顺了校内外各种关系,学校管理走向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其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找到了高中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结合点,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等方面融智借力,使附中的学校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大气。特色文化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带上一个更高平台,呈现“师德更优、师风更正、师能更强”的态势;特色文化将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视野更宽、底蕴更厚、后劲更足”。特色文化凝聚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能量,山东师大附中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逐步形成。

(撰稿:杨平 网络编辑:杨华)

\

附: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获奖名单

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以“四化两改三保证”为抓手促进教育均衡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推行“片区+校群”模式实现小班化全覆盖

北京教育学会:0—6岁社区儿童早期教育服务和指导

湖北省教育厅:“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

山东省潍坊市政府:“四位一体”素质教育推进机制

安徽省教育厅:“三个一样”随迁子女受教育权保障机制

江西省新余市政府:打造江西职业教育新高地

上海市教委:义务教育阶段绿色指标监测

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财政教育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改革

南开大学:公能南开

贵州省教育厅: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重庆市南岸区教委: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政府:“学有良教”发展模式

福建省教育厅:闽台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新模式

天津市教委: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服务型管理推动教育转型发展

江苏省盐城市教育局: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

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践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教育移民扶贫工程

辽宁省铁岭市政府:政府主导农村教育发展战略

吉林省通榆县教育局:城乡联动强化农村学校吸引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台账制”构建学校安全新屏障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电子书包”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智慧传递——焕发区域教育改革新活力

江苏省苏锡常区域:跨区域联合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园本提升”战略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教育阳光招生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强化政府职责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区域内实现义务教育较高水平均衡

福建省晋江市教育局:“八个注重”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

山东省青岛市政府:优先发展教育制度保障先行

山东省临邑县教育局:“双十双百”学生实践机制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育督导“郑州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重构教育督导新机制

湖北省荆门市教育局:学生校外托管管理体制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公立学校委托管理机制创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壮汉双语教育新体系

海南省教育厅:教育扶贫移民工程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推进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促进教育圈层融合

陕西省教育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春笋计划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教育评价体系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农村学前教育机制改革试点

黑龙江大学:“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

淮海工学院:全面学分制改革

百色学院:实施“六个一工程”培育“三得”应用型人才

海南大学:本科生培养“双导师”制

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

陈骏(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王殿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

郑惠萍(上海市芷江中路幼儿园):幼儿园低结构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宁滨(北京交通大学):政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协同创新

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建设研究型学习制度全面绘制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

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唐江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教育成全人”的价值追求

楼朝辉(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天长小学):交往:差异教育实践的新路

李大江(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三中):“和谐发展人人成功”办学实践

李全慧(山东省青岛市山东路小学):建设民主管理的学校

李芳伟(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把课堂搬到离农民最近的地方

张忠萍(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儿童学习心理需求促进快乐有效学习的策略

姚虎雄(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一师一卷”考试改革

董刚(天津职业大学):推动政校企联合的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

王玉璋(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现代学校制度和特色学校文化建设

方幼红(浙江省奉化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

陈福超(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

叶延武(广东省深圳市南头中学、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教育家文化建设

张杰(上海交通大学):转型改革成为国家科学发展的创新源泉和引擎

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诗性教育”探索和实践

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

弓正吉(陕西省宝鸡市外国语学校):“一生一策”个性化教育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王瑾(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校长与学校文化建设

王纯国(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坚持农业职业教育不动摇

王迎军(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大学教学制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王金华(河南省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问题·卓雅”QIP学习模式的建构

白刚勋(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与高校联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冯惠燕(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多形式办园缓解入园难

闫华英(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团结大街第四小学):以“慎独教育”推动学校的创新发展

孙寅(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科研是引领学生开启美好人生的金钥匙

李凤伟(山东省临沂市华盛实验学校):双线推进整体教学打造持续发展力

李晓忠(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胡家学校小学部):“双自”教育特色——自主教育、自主学习

李家俊(天津大学):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改革

李奭萍(江西省萍乡中学):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

花洁(上海市嘉定实验小学):重新定义课堂发现不一样的孩子

何民(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适性教育

宋立琴(北京市西城区华夏女子中学):办中国一流女校探索与创新

张彤(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唤醒心灵教育的实践研究

陈华顺(广东省深圳市福南小学):创新方式转变教与学革新课堂幸福师与生

胡群武(湖南省宁乡十三中):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系列教学模式的探索

祝卫国(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中学):“绿色课堂,生态校园”办学实践

贺芳(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二幼儿园):幼儿园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夏志清(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新课堂行动

徐玉勇(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幸福课堂的理论与实践

郭广生(北京工业大学):立德树人实现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步提升

董君武(上海市市西中学):思维广场促进高中生学习变革

符春梅(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幼儿园):以研代训促成长

韩相福(山东省临朐县沂山镇海尔希望小学):以课程智慧引领农村薄弱学校变革

焦宗芳(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崇文初级中学):职业生涯规划让师生生命更精彩

谭天伟(北京化工大学):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

戴芳(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建设校园科技馆创新科技教育

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奖

江美华(浙江省金华市金师附小教育集团):“项目学习”转换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苏月莲(广西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万吨巨轮谁主沉浮》教育案例

陆国栋(浙江大学):推进大学与中学衔接

胡利军(包头师范学院):民族预科生案例教育平台

孙宇江(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高中数学问题导入教学模式

苏敏(河北省张家口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哲学课教学的实践

李文跃(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陶瓷理论与瓷艺手工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创新

弭金玲(天津市天津中学):面向生活的生物教学

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课内海量阅读

郭福(北京工业大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

于永东(天津市第二中学):高中数学生命化教学研究

马小宁(山东省青岛市寿光路小学):科技创新启智导行

王爱生(吉林省前郭县蒙古族中学):“自创性实验”的教与学实践

刘春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学科的重大开创性建设

刘焕阳(鲁东大学):“三位一体、合作联动”的教师培养模式

江苏(江苏省镇江市索普实验学校):“三学段、四学会”式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杨华文(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分组联动熔铸班级品质

贡和法(江苏省江阴市高级中学):精致和谐生态政治课教学

张凤民(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基础医学拔尖人才

张学洪(桂林理工大学):地方高校环境类特色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共享改革

张宏丽(天津市教研室):“慢”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对话课堂”

张晓涛(江西省万载县第四中学):七有激励三多推动

郑立平(山东省寿光市世纪学校):教师民间成长共同体

姚宗岭(山东省泰安市师范附校):“双对接”远程研修课

徐燕娟(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传承“非遗”文化打造“植根”教育特色

郭梅(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搭建信息化学习平台

常建强(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华士实验中学):“数学发明法”探索与实践活动

董彦旭(天津市实验中学):心灵互动教学法

舒红兵(武汉大学):“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魏瑞江(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走百校上百课”活动

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贡献奖

山东省潍坊市政府

辽宁省铁岭市政府

校本部

济南市历下区山师北街3号

电话:0531-86187151

邮编:250014

传真:0531-86982014

幸福柳分校

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幸福柳路1066号

电话:0531-81921555

邮编:250100

MAIN CAMPUS

Add: No. 3 North Shanshi Street, Lixia District, Jinan

Tel: +86-531-86187151

P.C.: 250014

Fax: +86-531-86982014

XINGFULIU

Add: No. 1066 Xingfuliu Road, Wangsheren Subdistrict,Licheng District,Jinan

Tel: +86-531-81921555

P. C.: 250100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山东师范附属中学 鲁ICP备06004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