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70119/ArticelA09006JQ.htm从教28年 每年的教案都不一样
山师附中化学老师杜明成,看眼睛就知道学生在想啥
2017年01月19日 来源:生活日报
山师附中化学老师杜明成在和学生们交流。 记者 朱紫瑛 摄
□记者 朱紫瑛
生活日报1月18日讯 一次期中考试后写教师意见,山师附中2012级3班学生周涛用七个字评价了自己的化学老师杜明成——“近乎完美的男人”,翻来覆去想了很多,但是在他的脑海中,他似乎没有任何缺点,至少在他看来是如此。
从教28年,一名高中化学老师,被自己的学生称之为“神”,更有甚者将其命名为“与神媲美的班主任”,多年往复,送走了多少届毕业生自己已经记不太清了。然而在杜明成看来,自己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学校如家,这些学生需要有归属感,而他们断然不是一所学校的产品,真正的产品理应是课程。”为此28年来,这位化学老师的教案修改无数,从未重样。
实验室里走出很多牛娃
28年间,当年那些喜欢瓶瓶罐罐,喜欢动手做实验的孩子,如今不少已经进入重点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说起这些名字,看着仍然从事化学研究的那些毕业生,对杜明成来说多少是欣慰的,他们出落成不错的样子或许也与多年前的一次课程改革有关。
时间回到几年前,试管、锥形瓶、酒精灯乃至各种试剂,曾经有孩子为了学化学,到处淘换实验用品,自己在家搞起科研来,有时还会拿着各类问题跟在杜明成身后追问其中的所以然。若是每节课照本宣科,罗列公式,讲上些习题,效果并非不好,“只是他们真的能够明白各种化学反应的本质吗?”那些年杜明成时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于是,他的化学课渐渐变了样子,从课堂搬到实验室,从照本宣科变成了自主探索,“但凡是能做实验的,绝不会单纯动嘴去讲。”杜明成回忆,两周一节的实验课,用瓶瓶罐罐和各种试剂,就是为了看到物质相互反应时形态的变化。
他们会为实验室里的一点点发现欣喜若狂,会尝试提出问题,甚至会在课下自己走进实验室,只为弄懂一个不曾吃透的化学过程,此时,杜明成更多是位引导者,引导他们寻到其中隐含的意义。于是,多年之后,当那些毕业的孩子再次回到学校,提及最多的是“老杜”提供的那间实验室与实验室里的那些故事。
一个眼神便知学生想啥
曾经,那个男孩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整日坐在角落,没了往日的精神,对于从教28年的杜明成来说,男孩的一个举动,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读懂孩子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父母时常闹矛盾,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明下降的单科成绩,渐渐地男孩开始迷失了最终的方向。“也许他并不起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只要是我的学生,只要站在讲台上打眼一看就能知道这孩子有没有学习,在不在状态,甚至能看透他到底在想什么。”十几年带班,这位“老班”似乎有了火眼金睛,对于班里孩子们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
“与他的父母单独谈话,几次三番安抚男孩能够沉下心来,真正尝试走进他最不想让别人发现的那一面,然后去解决问题。”杜明成道。
正如那一届届毕业生在毕业册中所写的那样,“‘老杜’的班是家。”而对“老杜”来说自己只不过营造了一个家的氛围罢了。
他的教案每年都不一样
“高考在变,学生在变,内容在变,自然每年教的方法也会变。”杜明成坦言,在他看来化学课自然不能一成不变。
山师附中2012级3班学生周涛用七个字评价了自己的化学老师杜明成——“近乎完美的男人”,翻来覆去想了很多,但是在他的脑海中,他似乎没有任何缺点,至少在他看来是如此。而“实用”成了不少学生对杜明成课堂的评价。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一节化学课,只见杜明成往装满绵白糖的烧杯里缓缓注入了浓硫酸,顿时白雾升起,而成哥很淡定地往烧杯中插了一根玻璃棒。刚刚还是雪白的绵白糖,瞬间变成了玻璃棒上的黑面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甜的味道,“恐只有‘老杜’才会亲手去做点什么。”周涛说。
杜明成笑言,浅显易懂是方法也是目的,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看似无形,但是所有知识点却又联系到一起。“随便拿出其中一点,就能通过逻辑关系将前后全部串起来。”而每年不同的教案恰是逻辑关系的重新整合。“若讲一样的东西,学生自然会腻,因此,教案不同也就成了必然。”杜明成说。
济南市历下区山师北街3号
电话:0531-86187151
邮编:250014
传真:0531-86982014
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幸福柳路1066号
电话:0531-81921555
邮编:250100
Add: No. 3 North Shanshi Street, Lixia District, Jinan
Tel: +86-531-86187151
P.C.: 250014
Fax: +86-531-86982014
Add: No. 1066 Xingfuliu Road, Wangsheren Subdistrict,Licheng District,Jinan
Tel: +86-531-81921555
P. C.: 25010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