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媒体推介活动。首先,我代表附中党政领导班子对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对附中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2011年对于山东师大附中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新组建的党政领导班子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承扬传统,创新工作,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方针。按照这样的工作要求,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百名教授进附中”“学生社团推介会”“学生会干部公开竞聘”“附中学子讲坛”“学生书写身边的历史”“老附中人谈附中”等。这些活动都受到各重要媒体的关注,报道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有效提升了附中的社会形象。
在去年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有一项尽管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我们认为这项活动是附中人“内强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强化附中干部队伍、教师队伍、职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具有显著的效用和长远而深刻的意义。这就是由山东师大附中党委发起,由各级工会组织具体实施,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这项活动以“爱学、爱校、爱教”为目标,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立师德,铸师魂,强师能,树师表”为主题,用了三个月,集中从价值观层面和实践层面明确师德建设目标,强化师德规范意识,解决师德师风问题。这些活动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在最后的总结表彰阶段,为了巩固大讨论成果,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我们组织教职员工评选出30位师德先进个人,组织学生评选出30位“中学生良师益友”。有几位教师既当选为“师德先进个人”又当选为“中学生良师益友”,于是有人曾提出让出荣誉。我的回答是你可以让出“师德先进个人”,因为这是老师之间评选的,你可以谦虚地让一让。但是“中学生良师益友”是我们的学生投票推举的,体现了学生对你的信赖与崇拜,这是作为一位老师最崇高的荣誉,一定不能推让!
评选结果出来后,我们也做了个简单分析:全校近5700名学生为什么会把票投给他们?我们发现,这30位老师年龄最大的(孙宁)已近半百,教学已30年;最小的才26岁,但也算老教师了,她(王慧娜)18岁就来附中工作。他们中有的担任班主任,也有的长期没有担任班主任。有的是很早就具有了中教高级职称,有的还只是初级职称。不管是哪类情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爱教、乐教、会教。爱教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理想追求,而不仅仅是当做谋生的职业。北大钱理群教授说:“教育本职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只有把教育作为理想来追求,教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乐教就是喜欢学生,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责任,真心实意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会教就是掌握了教育教学的高超艺术,能在成长上给学生指导,在思想上给学生启迪,在学习上给学生促进。至于他们的具体事迹,政教处李成金主任和杨平主任会给大家介绍。“中学生良师益友”的几位代表也在这儿,可让他们自我介绍;如果有的记者朋友感兴趣,也可以直接问问学生为什么把票投给他们。
朋友们,山东师大附中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几乎每个老师都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其过人之处。我曾将附中的教师文化称之为基于师范教育规范的教师文化。在这种文化熏陶下,附中大部分教师已经由经验、技能型向科研型和专家型转变。评出的这30位良师益友和30位师德先进个人只是他们中间的优秀代表。我们之所以要向媒体推介他们,不只是因为附中需要宣传或这些老师需要宣传,而是因为山东师大作为山东省师范教育的领头羊,应该在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理论先导作用,而山东师大附中则应该在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实践先行作用。其中,培养“名师”应该是发挥实践先行作用的重要依据。一所“名校”的生命力在于有一批“名师”。“名师”不仅能够在一所学校起到带动引领作用,而且能够在一定区域内起到辐射影响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名师效应”。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介绍,让附中的优质资源与全省共享,让附中的名师与全省共享,让附中的全体教职工在追求教育理想的事业中学有楷模,赶有目标。
再次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
济南市历下区山师北街3号
电话:0531-86187151
邮编:250014
传真:0531-86982014
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幸福柳路1066号
电话:0531-81921555
邮编:250100
Add: No. 3 North Shanshi Street, Lixia District, Jinan
Tel: +86-531-86187151
P.C.: 250014
Fax: +86-531-86982014
Add: No. 1066Xingfuliu Road, Wangsheren Subdistrict,Licheng District,Jinan
Tel: +86-531-81921555
P. C.: 250100
微信公众号